什么是草篆?我们从草篆中如何认识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21-08-02 09:07:30  点击:

清阮允《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乙亥鼎铭》载:“草篆,可识者,唯‘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宝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态意减损之故耳。”
 
清严可均(说文翼·序>日:“草篆源于古摘,似篆似隶,如古器文之联绵纠结者是。”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故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草。隶书是由草篆变成的,楷书是由草隶变成的,’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辩证地互为影响。”
 
按语:书法艺术的发展,一开始就起源于民间,因其具有野性、随意之情味,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以后,.应该说这种艺术发展的趋势,一直呈现着官方和民间并行其事的格局。统治者投其所好,使其不断推化而步步趋向于正统和规范。
 
这种规范化的发展可以说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也不可能不得到民间的认可。而另一方面在民间认可的基础上,民间又把这种正统规范的发展草率化(这种草率化也是民间的需要),又从而推动了官方原有正统规范的艺术走向了新的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官方和书界精英又把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推向正统规范。这种如此循环的螺旋式上升,完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间意愿和官方意志双方互为融合的结果。它们的交融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书法艺术从篆到楷的一步步的完善,最终使中国书法艺术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一无二的完美艺术。
 
这正如我们评价某个历史人物时,'不能把他同社会时代割裂开来一样,书法艺术亦不应把民间的与官方的割裂开来,一些官方正统规范的书法精品放射出的光芒正是书法艺术精华的集中闪现。艺术是无国界的,也是无阶级的,那种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书法艺术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是僵化的认识,是片面的。